投稿给Frontiers时,系统状态表明Review is ongoing。这是拒稿的信号吗?

翰鲸学术辅导
2025-03-04

当作者在Frontiers投稿系统中看到“Review is ongoing”的状态提示时,难免会产生疑虑:这是否意味着稿件即将被?对于许多科研新手而言,审稿阶段的每一步都可能引发焦虑。翰鲸学术辅导认为,正确理解期刊审稿流程的底层逻辑,远比盲目猜测更有助于提升学术投稿效率。


一、如何理性解读“Review is ongoing”状态?


“Review is ongoing”是Frontiers审稿流程中的常规状态,表明稿件已通过编辑初审,进入同行评审阶段。这一状态本身并不预示任何结果倾向,仅说明期刊正在协调审稿专家进行评估。不同学科领域的审稿周期差异较大,例如生命科学类稿件可能耗时4-8周,而工程类稿件可能更快。作者需关注系统邮件通知,避免过度依赖状态栏的主观猜测。


二、审稿期间如何主动优化投稿策略?


与其被动等待,不如将审稿期转化为提升稿件质量的窗口期。建议从三个维度切入:


预判审稿人关注点:重新审视研究方法的描述是否足够透明,数据图表能否独立支撑结论。

完善补充材料:针对研究局限性提前准备补充实验方案或解释性说明。

构建备选预案:同步完善论文语言逻辑,若当前期刊未通过,可快速调整格式转投其他刊物。


三、收到审稿意见后的黄金应对法则


无论最终结果如何,保持专业态度至关重要。若稿件需要修改:


优先处理涉及研究可信度的关键问题(如样本量不足、统计方法争议);

对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,需明确说明改进计划与研究价值之间的平衡关系;

避免与审稿意见正面冲突,采用“感谢建议+解释现状+提出替代方案”的回应框架。


投稿给Frontiers时,系统状态表明Review is ongoing。这是拒稿的信号吗?


学术投稿本质上是研究者与学界对话的过程。当系统状态停留在“Review is ongoing”时,翰鲸学术辅导建议作者将注意力转向更可控的领域:持续优化研究内容,系统梳理学术表达逻辑,以及培养对审稿机制的全局认知。唯有夯实根基,方能在复杂的投稿流程中始终掌握主动权。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