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时如何正确标注基金项目?

翰鲸学术辅导
2025-03-20

基金项目标注是论文投稿的合规底线,更是学术信誉的显性标识。格式错误、信息缺失的标注可能导致论文进入伦理审查黑名单,甚至影响基金结题。翰鲸学术辅导调研发现,超三成学者因标注不规范遭遇返修延误,精准掌握标注规则已成为学术发表的必备技能。


一、标注规范:五要素缺一不可


要素1:基金全称

使用立项通知书上的官方名称,避免缩写或口语化表达。例如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”不可简写为“国自然基金”。


要素2:项目编号

精确到年度代码与序列号组合,如“82173115”代表2021年医学科学部项目。


要素3:负责人信息

标注项目主持人姓名,非参与者或团队成员。


要素4:资助声明

声明基金与研究的直接关联性:“本研究受XX基金资助,数据采集与分析均在项目期内完成”。


要素5:排列顺序

多个基金资助时,按资助层级从高到低排列,国家级项目优先于省部级。


二、三类常见误区及修正策略


误区一:过度标注

将参与过的所有关联项目罗列,易被认定为学术不端。修正方案:仅标注直接提供经费或数据支持的基金。


误区二:信息错位

基金研究周期与论文成果时间不匹配。例如标注2020年结题基金支持2023年开展的研究,需补充延期证明文件。


误区三:格式混乱

不同期刊对标注位置、符号使用有差异化要求。生物医学期刊多要求标题页脚注,社科期刊常置于致谢部分。


三、动态调整:匹配期刊的特殊要求


策略1:开放获取期刊

需额外声明基金是否涵盖APC(文章处理费),例如:“本研究由XX基金资助(包含出版费用)”。


策略2:国际合作项目

涉及多国基金时注明分配比例:“XX基金(60%)与DFG德国科学基金会(40%)联合资助”。


策略3:衍生成果标注

若论文属于基金阶段性成果,需标注项目进展状态:“本文系XX重点研发计划(编号)中期成果”。


投稿时如何正确标注基金项目?


基金标注绝非形式主义操作,而是学术生态链的关键环节。从基础规范到策略适配,需要系统性的学术合规意识。翰鲸学术辅导建议建立“基金档案-期刊规则-时效校验”三重审核机制,让标注行为成为学术严谨性的增值表达而非风险隐患。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