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投稿后,状态显示“With Editor” 超过 1 个月,着实让作者们揪心。翰鲸学术辅导认为,遇到这种情况,不必过度焦虑,可按以下步骤妥善应对。
编辑初审工作繁忙,同时处理多篇稿件,可能导致你的论文被搁置。比如热门期刊,编辑每日接收大量投稿,难免会有延迟。若论文内容复杂,涉及专业领域新理论或交叉学科知识,编辑需要更多时间理解评估,判断是否符合期刊定位,也会延长“With Editor” 时长。还有一种可能,编辑在为论文寻找合适审稿人时遭遇阻碍,如专业匹配的审稿人时间冲突、拒绝邀请,编辑就得反复筛选、邀请,这一过程耗时久,致使状态长时间不变。
先查询目标期刊投稿指南,明确初审时长范围,若“With Editor” 远超规定时间,可着手下一步。撰写催稿邮件时,态度务必礼貌谦逊。开头致谢编辑工作,接着清晰提供论文信息,如标题、稿件编号、投稿日期,委婉提及投稿状态已超 1 个月,询问稿件进展,是否进入外审、卡在哪个环节。也可适当推荐潜在审稿人,附上其姓名、邮箱、研究领域,助力编辑推进流程。若对论文质量存疑,在等待期间可再次自查,从格式规范、数据准确性、逻辑连贯性等方面完善,为后续可能的审稿做准备。
发出催稿邮件后,耐心等待一周左右。若未收到回复,可再发一封,适当强调焦急心情与对论文的重视。若编辑回复,根据内容行动。若告知仍在找审稿人,可继续等待,期间关注状态更新;若指出论文问题,按要求修改。若最终收到拒稿通知,分析原因,是主题不符还是质量欠佳,针对性调整后,考虑改投其他合适期刊。
投稿状态“With Editor” 超 1 个月虽棘手,但通过理性分析、合理行动与积极跟进,能有效应对。翰鲸学术辅导希望作者们都能顺利发表论文,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