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中的缩略词应该如何使用?

翰鲸学术辅导
2025-08-02

学术论文写作中,缩略词的合理使用能让表述更简洁,避免重复冗长。但缩略词的使用需遵循一定规范,否则可能造成歧义,影响读者理解。翰鲸学术辅导为大家整理了论文中缩略词的使用要点,助力规范写作。


一、规范首次出现形式


缩略词首次出现在论文中时,必须先标注完整名称,再在括号内注明缩略形式。例如“人工智能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AI)”,后续再次提及该概念时,可直接使用缩略词 “AI”。对于学科内公认的通用缩略词,如 “DNA”“GDP”,若已为业内广泛熟知,首次出现时可直接使用,无需额外标注完整名称。但对于小众领域的专业缩略词,即使作者认为常见,也需按规范标注,确保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准确理解。

论文中的缩略词应该如何使用?


二、控制使用频率与范围


并非所有长名称都适合转化为缩略词,若某一概念在论文中仅出现两三次,无需刻意缩略,直接使用完整名称更便于阅读。缩略词的数量也需控制,一篇论文中不宜出现过多缩略词,尤其避免多个缩略词在同一段落密集出现,否则会增加读者的记忆负担,干扰对内容的理解。此外,缩略词的使用需局限于特定语境,同一缩略词在不同领域可能有不同含义,跨学科论文中更要谨慎,避免引发误解。


三、保持全文一致性


缩略词确定后,全文需统一使用同一形式,不可随意变更。例如首次标注“计算机辅助设计(Computer Aided Design,CAD)”,后续就不能时而用 “CAD”,时而用 “CaD” 或其他变体。若论文中涉及多个类似缩略词,如 “USA”“USB”,需注意区分,避免混淆。在论文的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参考文献等各个部分,缩略词的使用都要保持一致,形成规范的表述体系。

合理使用缩略词能提升论文的专业性和可读性,关键在于规范首次出现的标注、控制使用频率、保持全文一致。掌握这些要点,可让缩略词真正服务于论文写作,增强表达效果。翰鲸学术辅导始终致力于为学术写作提供实用指导,助力提升论文质量。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