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中的网络层次分析法

翰鲸学术辅导
2024-11-06

网络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的T.L.Saaty 教授于 1996 年在层次分析法(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,AHP)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实用决策方法。在涉及多因素、复杂系统的决策分析相关研究领域。例如在管理科学、工程技术、社会科学等领域的论文中经常会用到。翰鲸学术辅导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APN的原理、使用方法以及其优势。


对于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和相互依存、反馈的关系,ANP 能够很好地处理这类问题,为各位论文写作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。


一、基本原理


AHP 面对的是内部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,而在实际决策问题中,系统元素多呈现的是网络结构形式,即元素之间相互影响、相互支配,ANP 就是为适应这种复杂结构而提出的。


ANP 首先将系统元素划分为两大部分。第一部分为控制因素层,包括问题目标及决策准则,所有决策准则彼此独立且只受目标元素支配,控制层中每个准则的权重可用 AHP 方法获得;第二部分为网络层,由所有受控制层支配的元素组组成,其内部是互相影响的网络结构,元素之间互相依存、互相支配,与递阶层次结构不同,这里元素和层次间内部不独立。


二、使用步骤


1)界定决策目标和决策准则,用 AHP 方法确定各个准则相对于决策目标的权重;然后构造网络层次,归类确定每一个元素,分析其网络结构和相互影响关系。


2)构造 ANP 的超矩阵计算权重,根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超矩阵,通过一系列计算得出各元素的混合权重。


三、APN的优势


(1)全面性和准确性,能够充分考虑到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反馈关系,克服了传统层次分析法只考虑单向层次关系的局限性,使决策结果加全面、准确。例如在评估一个项目的可行性时,不仅可以考虑到各个因素对项目的直接影响,还能分析出因素之间的间接影响和反馈作用,从而准确地评估项目的综合价值。


(2)灵活性,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决策问题,无论是内部依存的系统还是具有反馈结构的系统,都可以通过 ANP 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。比如在供应链管理中,供应商、制造商、分销商等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关联、相互影响,ANP 可以帮助企业很好地分析和优化供应链结构。


(3)科学性和可靠性,基于严谨的数学理论和方法,通过构建超矩阵等方式对各因素的权重进行计算,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。并且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进行一致性检验,保证了决策结果的合理性。


4)实用性,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,研究者可以通过问卷调查、专家打分等方式获取数据,然后利用相关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,能够为实际的决策问题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建议。


论文中的网络层次分析法


翰鲸学术辅导的分享结束了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,下期见!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